7月12日,由中国建研院主编、中建研科技承担主要编制工作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调查与隐患评估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抗震防灾处处长王柏峰王柏峰、标准定额司一级调研员江冰、标准定额研究所工标处工程师周京京,中国建研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尹波,科技标准部副主任姜波,中建研科技总裁刘枫,以及编制组成员出席会议。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标委会副秘书长,中建研科技科技标准管理部经理朱爱萍主持会议。

尹波代表主编单位致辞,向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全国各地专家对《标准》编制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对行业的重要指导作用,对编制工作从提高认识、确保质量、团结协作方面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王柏峰指出,抗震调查是《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规定的重要基础性制度,住房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标准》编制工作,要求主编单位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用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组织好《标准》编制工作。
江冰介绍了标准化工作的职责,对《标准》提出了包括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先进性、适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协调性等多方面要求,鼓励编制出高水平标准。周京京宣读《标准》编制人员名单。
第一次工作会议由《标准》主编、研究员史铁花主持,汇报了《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大纲、重点编制内容与进度计划、任务分工等。来自清华大学、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多家参编单位的26位编制组成员就《标准》主要内容和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姜波指出要加强对《标准》编制的管理、重视研究报告的编写等工作。刘枫代表主编单位发表讲话,对各参编单位和专家的支持及建议表示感谢,并恳请各位专家齐心协力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编制任务。
此次编制工作将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在建筑抗震调查与隐患评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成熟的实践经验,提升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标准预计在2026年6月之前完成报批稿。
(供稿:高雅巍 编辑: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