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工程质量学术交流会顺利举办

9月15日,第十届全国工程质量学术交流会在贵阳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质量分会、中国建研院、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等主办,会议以“城市建设工程质量数字化应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有“我国GB55系列统一规范与工程质量要点研讨”“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数字化应用”“文物建筑保护与数字化应用”三个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机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检测评定机构等350余家相关单位的50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现场参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李明安为大会致开幕辞。他强调,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的“根”和“魂”,是建设工程的生命线,也是衡量工程品质的核心条件。大会以“城市建设工程质量数字化应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传统技术与热门科技相结合,探讨工程质量方面的学术研究,对推进工程质量各项技术在新时代实现更广泛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分会能秉承学会优良传统,团结本领域会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创新性工作,为新时代行业发展贡献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建研院检测中心王霓代表大会主办方致辞。他表示,工程质量分会坚持以学术立会,注重吸纳和凝聚业内科技工作者,共同为行业科技发展、技术推广应用、前沿信息交流而携手奋进。希望以本次学术会议为契机,与贵州省相关产业加强合作,引进贵州数字经济战略的优秀成果。作为承担分会秘书处职责的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将继续支持分会建设,做好服务保障,不断丰富和完善工程质量分会的各项工作。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泽晖代表贵州省住建厅致辞。他指出,近年来,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工程质量监管制度措施,全面推进工程质量工作稳步开展。今年是全国第46个质量月,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正扎实开展质量月各项活动。全国工程质量学术交流会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学术活动,对推动新时代的工程高质量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综合技术水平以及落实国家及省质量月活动安排部署具有积极重要作用。
会上,30余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五十七号令)解读、建工领域结构检测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GB55系列通用规范与工程案例分析、基于机器视觉的工程结构潜在风险识别研究及挑战、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等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汇报交流,并进行深入讨论。
本届全国工程质量学术交流会聚焦行业前沿,展示创新成果,为建设工程行业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加强了业内各领域信息共享及学科融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为推动新时代我国工程质量行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支持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缔造幸福安全的美好生活贡献了力量。
会议同期,还召开了工程质量分会第四届理事换届大会,顺利完成理事换届工作,并召开第四届一次理事会议。
(供稿:杜焕 编辑:王恬)